从紫竹山风景区返回途中,路边出现的“龙坡古井”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如同一位孤独的老人,静静伫立在路旁。
我急忙让先生停车,满怀期待地下车去看看,原以为能看到一眼清泉,可惜我进门一看,空空荡荡的,倒是墙壁雕刻龙的花纹挺漂亮,还有几个龙头形状的装饰和几个水井,水井里却没有一滴水,就像岁月抽干了它的汁水,徒留下历史的躯壳。
虽然没有看到我想象的水井模样,但它也是紫竹山风景区的景点之一,它只是用独特的方式默默给游人诉说以往的岁月。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金井古井,它位于长沙县金井镇金井社区金合组,我以前去过两回。
反正要回家,先生就开车拐到古井那里,让我再旧地重游一次。
古井就在金井码头附近,前面是金井河。很久以前古井是古镇数百上千居民的生命线,源源不断涌出的井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烟火日常,淘米洗菜、洗衣灌溉,声声笑语与潺潺水流交织成生活的乐章。
今天我又来到这片天地,那个很有风格的大门就像古韵悠长的画,门两旁分别有“金杯盛玉叶”,“井水沏茗茶”。走进门,映入眼帘的是雅致的亭子和长廊,后面的绿色植物丝丝柔柔地在长廊一边,随处可见绿树,景色很美。
在长廊里,一排像灯笼一样的宣传牌,还可以轻轻转动,我从这些牌子上看着金井镇各个村井的故事,其中有沙田村双胞胎井的奇妙传说、龙华三井的历史底蕴、石井村井勘上的独特风貌……就如同打开了一本本乡村的记忆典籍。
长廊的另一头是品茗亭,亭子里面有个大理石桌凳,可以坐在这里品茶赏景。墙上有“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的领导题字,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尘世的纷扰。
在另一面墙上刻着唐朝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古韵茶香在空气中氤氲弥漫,让人不禁遥想古人煮茶论道、吟诗赋词的悠然场景。
关于古井的传说又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传说晨曦微露,有一位百姓来井里挑水,恍惚间看到一对金鸭婆在水底游荡,身姿灵动,待人影靠近,就消失不见,此后再未出现,百姓因此称这口井为“金井”,金井在百姓的惊叹声中流传开来。
岁月悠悠,金井古井不仅是一口水源,更是一部活着的史书,镌刻着金井镇的沧桑变迁,沉淀着先人的智慧与祈愿,静静等待后人翻阅、品味。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