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长沙 > 民生 > 湘江综合枢纽试蓄水半年 长沙告别连续十年缺水
湘江综合枢纽试蓄水半年 长沙告别连续十年缺水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13-04-12 点击:

湘江综合枢纽试蓄水半年 长沙告别连续十年缺水

3月31日,湘江长沙段,不少人在湘江两岸污水排出口边上钓鱼 。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李丹 摄

湘江综合枢纽试蓄水半年 长沙告别连续十年缺水

3 月31日,长沙杜甫江阁附近,渔民在这里卖鱼。第二天,湘江进入禁渔期。

  长沙缺水时间轴

  没有最低

  只有更低

  ……

  2007年6月

  27.45米。当年6月3日,湘江长沙段水位跌破纪录,比历年同期均值偏低4米,“主汛期水位如此低,罕见。”专家说。

  2009年11月

  当年11月26日,湘江长沙段水位跌至24.8米。

  又一个“历史最低水位”诞生。

  2010年11月

  湘江长沙段水位下降至25.08米,水位跌破供水警戒线。

  湘潭等城市用水告急。

  2003年,湘江长沙段最低水位降到25.24米,此后十年持续下降。

  这座曾因水而名的城市,其实早已成为资源型和水质型“双缺水城市”。

  十年间,虽采取诸多临时性供水措施,但扬汤止沸,长沙人依旧“喊渴”。蒋四林体会尤为深刻,他家湘江边的老水井在2010年已干涸。

  2012年10月,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开始试蓄水,长沙段水位常年保持在26米左右。

  2013年4月10日,试蓄水半年。水位悄涨,长沙人和长沙城悄然变化。

  ■记者 汤霞玲

  1

  怀旧菜农

  蒋四林生长在湘江边,50年里见证了一系列变化,农具从牛耕到铁机器,住处从河滩转移到堤坝,江边水田变成菜地……

  唯一不变的,是自己一直从湘江取水,直到2010年冬天,用了20年的老井不再出水,一家人只能去邻家“讨水”。

  从湘江取水,在江边种地是他们延续了几代的生活方式。

  1960年代,村民在湘江边出集体工,一年两季水稻,男女老少忙得不亦乐乎。彼时的湘江浅滩养活了周遭几万人——江边的水田和菜地一度成为生产生活的主阵地。

  本世纪初,湘江水量减少,村民多外出打工,江地渐芜。“田地就慢慢变成了菜地。”蒋四林说,村民的放弃让许多外来菜农看中商机。

  2008年,蒋四林将六亩菜地出租给了一江西菜农用来培育无公害蔬菜。每年租金800元/亩,还能拿300元/亩的蔬菜种植补贴。

  如今,由蓄水带来的变化已经显现。记者在现场看到,黑石村一带的油菜地已经被水淹没了十来米。“现在湘江浅滩上的菜地基本是私人自由耕作,再过段时间估计会全淹了。”蒋四林说。

  现在,蒋四林的儿女都已在城市就业。他常说,自己在江边耕种的历史也将随波远去。

  2

  最后一代渔民

  “鲫鱼8元,黄鸭叫20元。”杜甫江阁下游200米的岸边上,陈爱华几十斤鱼销售一空。

  陈爱华把这叫做“店里”,做生意时,渔船就停在“店门”处。与他一同“开店”的还有四个湖北老乡。

  出生于湖北孝感云梦县的他16岁跟父亲下河,后因拦河造田,家乡府河成了小溪。1985年,他跟随父亲漂到湘江,当时江上的渔船有百来条。

  陈爱华说,老家人世代打鱼,流浪在洞庭湘江,渔民生活方式基本固定:一对夫妻一条船,丈夫外出打鱼,妻子船上管后勤。每晚6点到12点,第一次出门撒网捕鱼,凌晨4点到6点再出去一趟。每年在长沙呆8个月,只在禁渔期和春节回家两次。

  3月29日,陈爱华边清理渔网边告诉记者,以往每天能打鱼百来斤,今年湘江水量大,风大,打鱼的难度增大,但鱼量变化不明显。“拦河坝”对打鱼的影响,今年还看不出来,可能明年就会有些变化。

  陈爱华家“渔史”已延续了三代。现在,22岁的女儿在北京上班,10岁的儿子在老家上学。

  “他们不会再做渔民了,到我这儿是最后一代。”陈爱华说。

  3

  引水救城史

  几年前,蒋四林曾在湘江边看过工人铺设管道,只是那时他还不知道长沙缺水有多严重。

  曾参加过临时供水现场施工的尚俊才告诉记者,湘江水位低于25米时,长沙就得启动江心取水的临时措施。

  施工人员从湘江沿岸的取水泵房新开辟一接口,潜水员潜入水底装好潜水泵,然后用钢管或黑色的PE塑料管连接泵房接口和江心潜水泵,每次铺设的水管要向江心延伸几十米。

  “水管先在岸上装,两头封住,移到相应位置后就往里灌水,水管下沉。在岸边能看到水管与泵房的接口。”尚俊才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每年10月份这项工作就会启动,但随着湘江枯水期提前,有时候国庆就开始铺设水管。记忆中,有一年的江心取水从前一年的8月持续到了次年3月。

  尚俊才回忆,2009年10月,长沙还曾在银盆岭大桥北围堰取水。工人们用沙袋垒砌几米高的水坝,才基本保证了长沙城的取水。

  2012年,长沙持续了近十年的枯水期临时供水措施结束。

  4

  挪亚守船人

  蒋四林在长沙城里打工的时候就听说挪亚游轮很洋气。

  开业7年后,国内首艘5000吨位的城市豪华游艇——“挪亚游轮”关门歇业,何成翔从“船长”变成“守船人”。

  回忆起挪亚游轮曾经的辉煌,这位游轮机长激动不已:服务员、厨师有一百来人,一楼是自助餐,二楼宴会厅,三楼包厢,高峰时可以接待一百桌的餐饮,2012年年初,婚宴预约就排到2012年底。

  李金南回忆,由于停业仓促,当年五月的几场宴席没能安排到位,预定的客人前来闹事,还打伤了一名营销人员。客人的压力最终没能扭过环保的要求:挪亚游轮在2012年5月停止营业。

  停业后的游船关掉了大部分的机器,近百名服务人员自谋职业,只留下6名看船人。

  谈话间,看船老人从抽屉里面翻出了一副扑克牌,装修精美的客房、高档餐馆、各色美食图片记录着曾经的辉煌。

  目前,出让消息已经在网上挂出。“希望能卖个好价。”留守的6名守船人心思相同。

  5

  江面清洁工

  4月9日下午,竹山园海事局码头附近,63岁的廖双全鞋都没脱,一下蹚进了涌动的江水中。

  他抄起袖子,双手推着垃圾往前走了十来米,岸边5名工友拿着竹扫把将搁岸垃圾清扫归拢。半小时后,废弃的鞋子、木棍、枯树、生活垃圾等将渔网面填得满满当当。不远的江面上,一条打捞船拖着渔网末端往江心走去。

  廖双全说,2005年,长沙开始湘江河道清理工程,城管组建湘江清洁队。他们小组8个人,负责橘子洲大桥到银盆岭大桥段河道和浅滩垃圾清理,每天都要捡百余袋垃圾。

  在湘江边做了8年水面清洁工的老廖说,去年冬天是最累的日子。每次拦河坝开闸泄水,大量垃圾留在了岸边,相较于过去的枯水期,他们的工作翻了一番,队里还特意增加了两名清洁工人。

新闻来源:三湘都市报

TAGS:民生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