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长沙 > 其它 > 长沙这名高中生拿下全国特等奖!
长沙这名高中生拿下全国特等奖!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21-01-01 点击:

近日,第四届北大“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比赛结果公布,浏阳新翰高中学生毛子冠榜上有名,是湖南省唯一一位获全国特等奖的学生。


通过多轮审核、交叉评分、以及线上无领导小组面试环节,毛子冠以《东风夜放花千树——浏阳花炮发展历程梳理》一文,从全国3000名学生中脱颖而出。


图片


喜欢读文史类书刊,爱钻研、爱思考、善表达的毛子冠,对历史有着一腔热爱之情。说起为何要写浏阳花炮,毛子冠说,浏阳花炮是家乡的骄傲,父亲也是花炮工人,他从小就对花炮文化耳濡目染,想借助北大“燕园杯”的机会向大家展示浏阳花炮的另一面。


图片


毛子冠说,现在高二学业任务也很繁重,文章的写作基本是抽了自习和周末的时间来撰写的,从构思到完稿花了两个多月。在写稿前期,他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访浏阳市图书馆、档案馆等地。为了核实更多信息,他还采访了浏阳多个花炮企业家。


“我希望浏阳花炮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认识、了解浏阳花炮的历史历程。”


下面,将毛子冠的获奖作品

《东风夜放花千树——浏阳花炮发展历程梳理》

分享给大家

滑动文字即可看全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

——浏阳花炮发展历程梳理

毛子冠


 导语 

我的家乡浏阳市地处湘赣边界,因位于浏水之北(山南水北为阳)而被称为浏阳。她西邻长沙市,东隔大围山与江西铜鼓县和万载县为邻。1993年,浏阳撤县设市(县级市),所以这里老辈人在与人攀谈时,常称浏阳为“浏阳县市”。浏阳并不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县城,当本地人前往外地,说自己来自浏阳时,外地人多少都会有所耳闻。让浏阳在中国小有名气的因素,除了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浏阳河》,恐怕就是逢年过节老百姓手中印有“湖南浏阳”字样的花炮了吧。浏阳人所说的“花炮”其实是烟花与鞭炮的总称,鞭炮响声清脆,提供的是听觉刺激;烟花光彩夺目,追求的是视觉享受。浏阳的花炮产业,不论是鞭炮还是烟花,都是名气大、实力强的地方支柱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底蕴,流传着“市场之货,只有浏阳花炮之称呼”的说法。[1]对浏阳大部分民众而言,浏阳花炮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浏阳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我虽是浏阳人,但浏阳并非迎接我第一声啼哭的城市。我随父母客居深圳,所以儿时记忆发生在广东。我当时只知浏阳是我的家乡,却不知她在哪里,她的外貌,以及她赖以发展的花炮业。回到浏阳后,我才逐渐了解浏阳,以及那让浏阳人引以为傲的响亮鞭炮和绚丽烟花。每逢过年,家中长辈都会买来各式各样的烟花供我们燃放。旋转着喷出火星的“风火轮”,跑得飞快的“地老鼠”和直冲云霄的“火箭筒”一同构成了我童年中最绚烂的画面。进入中学阶段,随着对历史的学习,我的脑海中跳出了一个个问题:浏阳花炮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浏阳的花炮生产销售会超过其他地方呢?浏阳花炮产业的兴衰对浏阳百姓及其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为此,我走访了一些朋友,查阅了一些资料,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给予我许多感受与启迪。下面,我整理手头的资料,从浏阳本地人的角度出发,对浏阳传统和近现代花炮行业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章   


 一、浏阳花炮业的传说与传承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绘了这样一个火树银花的上元夜景。我每一次读到这首词,总会想起在每年守岁过后,家门口天空中那一朵朵照亮乡镇的“柳絮桃花”,一点点坠落人间的“陨落星火”。


宋代词人杨泽民的《解语花》中也有“星桥夜度,火树宵开,灯月光交射”的句子。而宋词中中这一幕幕盛大的场面,不仅仅是宋代经济繁荣的象征,更是花炮在宋代发展繁盛的有力证据。


其实,早在隋唐,花炮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了。我能找到的最早关于花炮的诗词是隋炀帝杨广的《正月十五日于放通衢建灯夜升南楼》,其中有“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句子。诗中的“法轮”“灯树”“花烟”应当指的就是早期的花炮。


花炮前身是爆竹。关于爆竹的起源,民间有许多传说,其中当属“年兽”的故事最为出名,这个故事并没有年代可考,史料价值相对较小。而在湘赣边界北部,民间还流传着的“花炮祖师”李畋的传说,有明确的年代、人物,似乎更为可信。


“花炮祖师”的传说是这样的:相传在唐朝,各地山魈作乱,百姓为之所害,消息传到唐太宗李世民耳中,令其忧心忡忡,遂下诏求医。浏阳南乡大瑶山的李畋研制出爆竹,用于驱逐厉鬼,恐吓野兽,更为太宗驱镇邪魅。李畋救驾有功,故被太宗封为“爆竹祖师”。此后李畋随着当地花炮产业的发展壮大,名声也愈来愈响亮,民间还建造了他的祠堂。当地民众的支持下,在大瑶成立了全国首家村办博物馆——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

 

传说尽管有趣,却无法提供有利的历史证据。关于浏阳爆竹最早的可靠文字记载是在清康熙《浏阳县志》:“后人卷纸作筒,实以硝磺,名为大爆竹,馈遗者,号曰春雷。往岁小除夕,响声不绝。县有彼此竞爆者,以鸣豪举。”次见于民国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和《湖南省经济调查丛刊》:“湖南省爆竹制造,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而“湖南鞭。炮之生产,最初发源于浏阳,后随该业发达,产地逐渐推广于邻县。”[2]


烟花的出现则较为模糊,但其出现时间较鞭炮而言应对较晚,毕竟花炮的制作技术相较于爆竹难度更高。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中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诗句,诗中的描写,有一种解释说它就是烟花。另外,“火树银花”已经成为了汉语中的常用成语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一定影响,《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就有“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的句子。唐代的烟花制作较为简单,主要工艺就是将可供燃放的药物装进竹筒或木桶内,当时称为“竹筒烟花”(筒花)或“木桶烟花”(桶花)[3]


历史悠久是一个有利条件,除此之外,较为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也对花炮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浏阳市境内已探明矿产61种,已知矿产地190处,其中海泡石、硫铁矿和磷矿位居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前十位。”[4]依靠着本地充足的自然资源,浏阳花炮产业所需原料大多可以自给自足,不必过多仰仗外界物资。


花炮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而浏阳恰恰拥有较多的劳动力资源。浏阳人口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至1949年,由7.2万增加到到77.5万。[5]洪武二十四年到1949年的五百余年时间中,浏阳的人口总体上是上升了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浏阳多山地丘陵,耕地破碎,平原稀少。“(浏阳市)地貌类型中:山地占52.85%,丘陵占25.8%,岗地占7.87%,平原占12.56%,水面占1.64%。”[6]且浏阳自然灾害多发,如明弘治元年(1488)大旱,史载“民食树皮,积尸横道”,清康熙十三年(1647)五月大水,“四乡人畜漂没无数,坏田千余倾”。频繁的自然灾害,破碎的耕地面积,政府的“堕粮”政策,都不利于农业的正常生产运作。因此,大量劳动力在生产力较前代更为发达的明清时期,从农业转向手工业。在灾荒年间,这一情况则更为普遍,而这一现象,也有利于花炮业的发展。


完全依靠农业,农民生活无法形成稳定保障,再加上饥荒等灾害,导致浏阳人口剩余劳动力较多。这一现象时至今日依然有一定影响,随着浏阳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浏阳的花炮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十七世纪,“浏阳已大量生产鞭炮”。[7]而烟花的生产繁荣则在清初,雍正元年,浏阳向朝廷上贡了新品种烟花。[8]这使浏阳烟花爆竹知名度提升。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浏阳花炮生产技术日臻成熟,并成为“湖南爆竹制造之中心地”。[9]


总之,浏阳花炮产业清初的发展,奠定了今日的基础,而未来花炮业的发展,对于浏阳人民的美满生活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情况,见于下文。


二、近代的浏阳花炮行业


近代浏阳花炮的发展是曲折的,这也和近代思想的传入、自然经济的解体、半殖民地化的深入密切相关。


近代思想观念的传入,使得政府对工业的态度转变很大,一开始将之视为“奇技淫巧”,后来转为鼓励支持。近代前就有所发展的浏阳花炮作为民族企业,自然被地方政府所重视。当然,浏阳花炮业利润大、有利可图,也就使得其被国内外多方势力所觊觎,加上安全的隐患,沉重的赋税,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


花炮是火药产品,和药、筑药、做亮子、插引、结鞭等一些工序都与火药相关,故而危险系数较高。在旧中国,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当时烟花鞭炮大部分都是个体小作坊分散生产,依据个人喜好,药物、纸张、半成品、成品随处堆放,杂乱无章,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花炮业是否“高危”,不止要看行业本身,还要看管理该行业的机构,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是否重视安全。旧政府只要求多生产多纳税,对安全生产并不重视。从民国二十四年所编写的《湖南之鞭爆》可以看出,全书共有七章,分别涉及种类及产区、制造原料、制造程序、包装、出口、市场调查、发展途径等方面,看似全面精细,但对安全生产只字未提。


旧政府有时还会随意干涉花炮业的正常运作。民国19年,国民党派兵“围剿”苏区,鞭炮输出受阻,年产从民国6年的20万余箱降至4000余箱。民国21年,国民党政府指鞭炮为迷信品,禁止产销,并对成品苛以重税。后经群众抗议,乡绅驳斥,政府才被迫收回成命。抗战时期又遭战争打击,战后有过一段时间的复苏,民国36年回升到8.2万箱。民国37年,湖南省财政厅加征鞭炮特捐,群情激奋,特捐被迫取消。政府对花炮行业产量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10]


民间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政府的短板。县城鞭炮商人组织“鞭炮同业公会”,管理花炮对外生产销售。县内鞭炮均由私营爆庄运销,爆庄分总庄、支庄、代庄、子庄。当时著名爆庄首推培德厚、元和利、谦达利三家。培德厚的老板名叫丁静庵,咸丰末年协助其祖父经营商号,两年后主管业务。同治年间经营花炮,先后在多地设立分庄。同治十二年,变卖田产,充当商业资本。光绪年间在香港设立分庄,首推浏阳鞭炮进入海外市场。时人称他为“商界特出人才”。[11]民国12年,爆商牟取暴利,克扣子头;作坊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加之“彼此烂价,竞求抛售”,导致浏阳花炮声誉扫地,销路锐减,破产歇业者近半。事后,“爆业共组维持会”划定鞭炮式样,严禁制造和收购劣货。并对查获的60余起劣质鞭炮事件中次劣鞭炮和劣质原料,分别给予没收、焚毁,对生产商予以罚款、期限改正等处理,浏阳花炮产品质量得以恢复。[12]其实不只是近代的浏阳花炮商人拥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代的企业家也一样。优秀的花炮企业家对自己的行业甚至其他行业,无一不身怀热忱。我记得自己曾听一位熟络的理发师透露,有些大花炮企业家不去那些奢华的理发馆,专爱来自己的小店理发,生活简朴节约,待人和睦友善。有着这些良好的品质,也促使他们成为浏阳市花炮发展的一大助力。


国内外市场也互有扩充。产品先由爆庄判定制作优劣确定价格高低并收购,再加以包装,印上牌号,装箱外运。外销多用水运,经湘江北上,运往汉口等地中转。“光绪初年,湘商有将浏阳爆竹,试销上海、南洋,颇受欢迎,销路甚广。汉口新堤等地人,见有利可图,竞将浏阳爆竹向外推销”[13]鞭炮在华人众多的南洋销路甚好,烟花则在喜好娱乐的欧美市场广阔。海外市场开辟后,浏阳花炮销路进一步扩大。


虽然近代前期花炮生产有所发展,但在民国24年(1935)出版的《湖南实业志》中,就有“爆竹生产情况,据最近调查,已退步远甚”的说法。[14]之后的抗战、内战,更是使花炮业陷入了绝境。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浏阳花炮的火种还在,只是在蛰伏等待一个契机。


 第二章 

一、花炮行业的迅速发展


浏阳花炮在当代经过了缓慢复苏、衰落停顿、稳定发展、曲线发展、新发展等几个阶段。


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缓慢苏醒阶段。浏阳花炮业经历了多年战乱的打击压制,终于迎来了较为良好的国内环境。1950至1952年花炮产业曾有过一段时期的低迷,这主要是将花炮列入“封建迷信品”一类所导致的,政策角度限制了生产,许多花炮厂因此关门停业,花炮产量减少。同时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沿海口岸被封锁,对外出口也受到限制,但机智的浏阳商人依然在想办法让花炮业渡过难关。


1951年10月1日,浏阳“李四美”爆庄掌柜李文初到北京主持国庆两周年燃放烟火活动,这使得浏阳花炮人大受鼓舞。从此以后,每逢国家重大庆典活动,都有浏阳烟花的身影,地方政府也意识到花炮业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195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调整了花炮税率,使花炮税率由30%降至20%。[15]从此,花炮业算是走上了正轨,产量与规模都有一定扩大。但由于受到农业单一化的影响,发展缓慢。


1962年,国家在经济方面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各行各业都有恢复,花炮业也是一样。1962年,浏阳县人民政府委员会责令有关部门整顿市场,同时全面清查了全县的生产经营单位,清除劣质花炮近万箱,并重新制定了花炮产品质量标准,没达到要求的不予收购,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产品无法投入市场,不被收购就意味着产品只能烂在家里或厂里,这样一来,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以次充好的行业陋象发生频率。


1965年,浏阳县供销社还主动走出去向全国主要销售口岸道歉,保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并且清除了已经运出去的劣质鞭炮。花炮的信誉由此得到了恢复,可以看出浏阳基层管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发展有高有低,有起有落。花炮再次被列为迷信用品,到处搞“运动”交通不畅,外贸出口也受阻,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是花炮生产并没有叫停,因为花炮企业当时又叫“社队企业”,绝大部分散落在农村,所受冲击较之城市较小。加上这一时期国营企业经营不善,产品原料积压较多,导致纸张和火药等花炮生产原材料价格相对便宜,又为花炮生产提供了某些条件。到1971年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7.47万箱;到1978年,产量达到42.95万箱,超过历史最高年产量71.8%。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浏阳花炮业的外部条件也逐步好转,由于花炮业对土纸、氯酸钾、硝酸钾等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从外界运输无法满足要求,故而加快产业本地化、集约化。于是还带动了浏阳本土其他相关产业,诸如造纸业、化工业的发展。到1987年,上述中间行业已发展到近百家,产值近5000万元,年创税近400万元。[17]


2011年,中国共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909家,湖南省有1982家,浏阳市有946家,分别占全国的24.2%和全省的47.7%。浏阳花炮占全国产能的70%,其中具有出口资质的花炮生产企业283家,有花炮原材料企业926家。有近40万从业人员。“浏阳花炮”已然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


二、花炮发展的新形势


前文提到,民国年间所编写的《湖南之鞭爆》对安全生产只字未提,这体现了旧政府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不珍惜。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注民生,重视安全生产。安全措施不断加强,安全政策不断出台,责任追究一步到位,全力促使浏阳花炮生产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其实,我们重视安全和保护坏境无可厚非,但一谈到“危险”,就下禁令的做法也是不妥当的。当今世上还有许多行业,如电力、建筑、化工、采矿等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事故常有发生,但却没有一个行业停止正常运行的。交通事故不能禁止大家乘车,矿山事故不能停止矿业开采,同样,因为事故就取缔花炮生产的做法在我看来也是不明智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活动的增多,花炮艺术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和重视,花炮产业为浏阳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为世界人民创造了更多的欢乐。


除去安全生产外,花炮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近年来人们常提及的一个新问题,但事实上,花炮带来的污染与化工污染,汽车尾气等比起来几乎微不足道。根据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数据显示,浏阳2020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各项指标中,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100%。作为花炮主产区的浏阳,环境质量甚至优于全国其他地区,也也进一步论证了过度限制花炮业自然发展的不科学性。


在过去,花炮文化与中国年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富人过年会燃放烟花;而穷人也至少会买上几个鞭炮,以求过年的喜庆氛围。而如今随着一些地区对烟花爆竹燃放的限制,花炮文化与中国年文化的关联性不断被削弱了,这也是对中华文化完整性的一种破坏。


总而言之,浏阳花炮业尽管有许多问题,但我们一定要科学理性,合乎实际的去看待问题,唯有这样,才能使花炮业健康发展。


三、品牌效应的树立


改革开放之后,原先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逐步向由市场主导的商品经济转变。市场竞争猛然加剧,浏阳需要重新重视起“浏阳花炮”品牌效应的树立。除了改良生产技艺,使色彩更为亮丽,形状更加繁多,安全更为可靠,包装更加精美外,浏阳还极具创新意识地创办了“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花炮节不仅进行烟花燃放活动,向国内外各界展示浏阳花炮研发的最新成果,还进行展销、经贸洽谈、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


同时,还根据市场要求组织企业成立商业行会,并审时度势,开展上市活动。2001年7月31日,浏阳花炮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花炮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2002年,全市共生产花炮1763万箱,产值22.58亿元。1988至2004年,浏阳花炮产量由1571338箱增长到12115000箱,产量增长14.8倍。花炮真正成为浏阳的支柱产业。[18]


四、对本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自古以来,花炮业的兴衰就深刻地影响着浏阳人民。时至今日,花炮产业做大做强,对本地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花炮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辅助工序简单,对学历以及智力要求不高,只要认真学,很容易学会。以至于上至老人,下至儿童皆可操作,是浏阳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极佳门路。


据《浏阳县志》记载:1987年,全县花炮企业及其附属业的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占全县同年总人口的31.66%。


花炮业对浏阳人民的影响不只表现在它的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比上,我们还应注意到造成这个百分比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的影响。一个比例能表现出宏观的影响,比如浏阳的产业是否太过单一化等;但对于历史中的个人而言,我们因当思考的是:为什么大家都去花炮厂打工了呢?对于这一类现象,我家附近人们的生产生活也许能给出答案。


我老家一条街上,家家户户都有田,但家家户户都有人在花炮厂打工。我以前有一次去花炮厂看父亲,了解到花炮厂工人的工资水平,一个熟练且勤奋的花炮厂工人,在“三班倒”的情况下,一天可以挣200元人民币一年就是7万元以上的工资。


浏阳近年来全力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浏阳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花炮业的发展可能给当地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而言,应该是利大于弊的。这一点,可以从浏阳人民日益增长的收入和逐渐幸福美满的生活中找到例证。


 结语 


就在刚才,窗外又传来了企业进行花炮试放的声音。在历史上,这明亮的声音曾无数次在这片土地上响起,也曾多次面临危机又挺过难关。在受环保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下,浏阳花炮似乎又走到了一个历史的交汇处,如何在这种情况让企业生存、发展,成了花炮企业家们需要思考的最大难题,也是花炮工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整个浏阳花炮业都在寻找着出路。


这也许是本产业的“至暗时刻”。但浏阳花炮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灿烂的文化底蕴,这正是其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助力其挺过难关的根本助力。我希望,也有理由希望,浏阳花炮业会愈来愈好!


[1] 转引自曾塞峰、曹有鹏编:《湖湘文库,湖南民国经济史料选刊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湖南之海关贸易,第305页。

[2] 参见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撰:《浏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3] 参见韩忠池主编:《星空的灿烂诗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第1版 (2007年10月),第27-28页。

[4] 转引自浏阳市政府门户网站(2020年2月24日)。

[5] 参见谢建国:《浏阳移民史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19年12月),第114页表格。

[6] 转引自浏阳市市数据资源局发布《政区地理:地形地貌》(2019年1月10日)。

[7] 参见孙文辉著:《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蛮野寻根》,长沙:岳麓书社,2015版,第147页。

[8] 详见湖湘文库编著出版委员会,谷兴荣等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版,第993页。

[9] 转引自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撰:《浏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鞭炮、烟花第一章第一节,第555页。

[10] 参见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撰:《浏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第55页。

[11] 参见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撰:《浏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第566页。

[12] 参见自曾塞峰、曹有鹏编:《湖湘文库,湖南民国经济史料选刊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湖南之鞭爆,第618页。

[13] 参见朱羲农、朱保训编篡:《湖南省实业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0页

[14] 参见朱羲农、朱保训编篡:《湖南省实业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0页

[15] 宋燧文、魏平著《湖南花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16] 参见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撰:《浏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第555页。

[17]  参见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撰:《浏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第557页。

[18] 参见浏阳市鞭炮烟花管理局主编:《湖南省浏阳市烟花爆竹志》,2006年版,第26页。



来源:浏阳日报

TAGS:其它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