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长沙 > 社会 > 长沙父子接力照顾一位流浪老人16年
长沙父子接力照顾一位流浪老人16年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13-06-04 点击:

(6月3日,湘府西路附近,谢成伟(画面中人物)一家一直照顾着吴文庆(化名)。)

  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读过雅礼,上过大学,毕业后当了通讯员,又回乡当了名老师。当家庭遭遇变故后,他流浪到了长沙,后被人接济,成了那家人的一员。

  老人爱面子,不想白受人恩惠,却又无力改变,与这家人相处的时候,一直是小心翼翼的。这家人觉得,其实大家早已经是一家人了,没有理由对他弃之不理。

  老人的“心结”可以理解,其实不管如何,能心存感激,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也是令人羡慕的一家人。

  来长沙20多年后,吴文庆(化名)口音有了明显改变。交谈两句后,要仔细分辨,才能听得出他的乡音。

  1990年,吴文庆从家乡跑出来,在长沙流浪。几年后,吴文庆碰到了谢家人。十几年来,谢家给他提供了吃住的地方,还给他提供了工作。就在今年清明节前,接替父亲照顾老人的谢成伟(化名)带着吴文庆返回湘阴,办理户籍和身份证明。这是吴文庆出走后,第一次返乡。

  现在,吴文庆有了身份,同时也有了家。而他,却一直显得有些惴惴不安。

  从大学生到流浪汉

  2013年清明节前,谢成伟打算带着吴文庆返乡办理身份证明。谢成伟考虑的是,办好身份证明,对他以后的事情好安排。

  谢成伟所想的以后的事情,指的是“养老送终”。

  在回乡的前一晚,吴文庆显得有些紧张。二十多年前,吴文庆只身从湘阴跑出来。因为离家太久,当地的人都以为他去世了,他被注销了户口。

  再次回来,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令他高兴的是,家乡还有不少“老家伙”认识他。看着谢成伟开着车子风风光光地带他返乡办理身份证明,不少人“很羡慕”。

  户籍资料显示,吴文庆是湘阴籍,1939年生人。以前的事情,吴文庆不愿意多提。从吴文庆一些简短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到,他外出念大学后,留在大庆做了一名通讯员。工作没多久,因为私人纠纷,他离开了单位回了家。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家里出了事,最终让他走上了流浪的道路。

  “我家乡已经没有亲人了。”吴文庆说,当时举目无亲的他只有流浪这条路。

  1990年,身无分文的吴文庆一个人来到了长沙。

  从雇佣关系到一家人

  1997年,吴文庆在长沙流浪了7年后,遇到了谢成伟的父亲。

  这一年,谢成伟的父亲在伍家岭一带开汽修厂,效益还不错。谢成伟回忆,那年有一天父亲听旁边一个开饭店的老板娘说,附近有个孤寡老人,没有人照应,一个人在路边捡垃圾,睡棚户房。

  谢父过去一看,决定将老人请到工厂里来守传达室。吴文庆终于有了一份工作。过去7年,吴文庆找不到工作,在长沙以捡垃圾和卖小菜为生。

  “当时还是雇佣关系。”谢成伟说,这种关系持续了5年,直到2003年厂子拆迁。

  拆迁前,谢父曾和吴文庆商量过,看看是不是要送他回老家湘阴。但吴文庆恳求谢父,表示自己不想回去,回去恐怕也只能继续在外面流浪。

  于是,谢父决定带着吴文庆一起生活。工厂没有了,谢成伟一家在拆迁后补偿的地方上修了房子,开始收房租。

  “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就生活在一起了。”谢成伟说,父亲和吴文庆从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变成了朋友。两个人常常在一起打麻将,聊天。有时候,年轻气盛的谢成伟和父亲发生争执,吴文庆还会出来当和事佬,努力劝和两人。

  2007年,那片房子也被拆迁。谢成伟不得不外出打工,养活父亲和吴文庆。当时城里没有地方住,谢家帮吴文庆在长沙的郊区修了一座小土房,谢父每天骑着摩托车去乡下看他。两个老人聊聊天,日子也还过得去。

  就这样,谢父又照顾了吴文庆3年。

  “不想被我们当成包袱”

  2010年初,就在谢成伟的儿子出生没多久后,谢父身患疾病,去世了。

  离世前,谢父已经不能言语,他用手指着吴文庆,谢成伟立马懂了父亲的意思。

  据谢成伟回忆,就在父亲刚去世的那段时间,吴文庆非常焦虑。除了伤心,他还显得有些不安,“估计是怕我们不要他,会把他送回老家吧”。

  “那段时间他拼命给我打电话。”谢成伟说,当时自己给吴文庆买了一部手机,平时不到没钱的时候,吴文庆一般不会打电话给谢成伟。但那段时间,谢成伟每天都会接到吴文庆的电话。“应该是想知道我的态度吧。”

  谢父去世之后,为了偿还巨额的债务,谢成伟开始创业,办起了汽修厂。吴文庆时常在厂里和别的工人一起洗车。在汽修厂里,每当洗车工将客户的小车停进洗车区域时,吴文庆总是抢在前面拿水龙头,或是冲洗干净后,拿抹布将车上多余的水分擦掉。

  谢成伟劝过他多次,不让他干活,但吴文庆不听劝阻,“可能是不想被我们当成包袱吧”。

  当年工厂刚拆迁的时候,吴文庆曾尝试着去外面做清洁工,想给家里减轻点负担。由于身体问题,没做几个月,吴文庆就没做了。

  “从来不与我们发生冲突”

  2013年清明节前,就在回乡办理户籍的前一晚,吴文庆没有睡好。一方面家乡早已没有了亲人,二来,自己年事已高,不知道如果回去能干什么,“恐怕又要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谢成伟发现,十几年的生活下来,他和家人早已将这个古稀老人当做自家的一员了。“我的孩子叫他爷爷”。随后,谢成伟如数家珍将吴文庆的喜好一一道来:“他穿38码的鞋子,穿L码的衣服。个头不高,性格内向。平常爱打点小牌。”

  但是,吴文庆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却一直是小心翼翼的。“从来不与我们发生冲突。”谢成伟说,可能是吴文庆觉得,谢家是他的依靠。

  谢成伟回忆说,汽修厂刚开起来的时候,经营有些困难。吴文庆帮不了多少忙,又不愿意成为家里负担,他告诉谢成伟,“如果我得病了,不要送我去医院,不给你们添麻烦。”为了让吴文庆放心,谢成伟当时拍着胸脯跟他保证:“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的。”

  “他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谢成伟说,为了打消吴文庆心中的担心,他们一家人平时对吴文庆十分照顾。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因为举债治病,连墓地都买不起。”谢成伟说,“那个最艰难的时候,我都没放弃(吴文庆),现在条件好了,我没有理由对他弃之不理。”

  (奖励线索人王先生50元)

  他的故事

  1939年,吴文庆出生于湘阴乡间一个较富足的地主家庭。他排行老二,家里还有个姐姐。作为幼子,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

  十几年后,少年吴文庆独自来到远离家乡60公里的长沙求学,就读于名校雅礼中学。

  高中毕业后,吴文庆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大庆,当了新华社的一名通讯员。这在当时应该是个不错的工作。然而没过多久,因为工作上的“私人纠纷”,吴文庆离开工作单位。因为走得太突然,吴文庆没有带走自己的档案以及户籍资料。

  只身返回家乡的吴文庆,在乡下的一所小学教书。

  他的生活本来可以重新开始。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吴家的财产被充公。

  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的生活,吴文庆不愿意说太多。这段时间,他母亲和姐姐去世。1990年,吴文庆离开家乡,流浪到长沙。

  后来由于离家太久,他的户口被注销。在家乡人眼中,他已经去世了。而实际上,吴文庆在一名姓谢的长沙人家中,开始了新的生活。记者李柔

  “他是把我们当家人的”

  潇湘晨报:他刚来的时候,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谢成伟: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觉得他文质彬彬的,很有礼貌的样子。尽管在外流浪了那么久,还捡过垃圾,但是从谈吐和仪态来看,是受过教育的。后来才知道,他以前是个大学生。

  潇湘晨报:当时你父亲为什么要收留他?

  谢成伟:一是同情他吧,无依无靠的一个人。其次,我们家当时的确需要一个守传达室的。因为当时那个守传达室的员工工作态度太差了,不认真。我们本来就想换人的。

  潇湘晨报: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谢成伟: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是父亲生病的那段时间。我和妻子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给父亲治病了,还借了钱,当时还要赡养吴文庆。

  后来父亲去世后,我们连买墓地的钱都没有,父亲都不能好好下葬。但欠了钱又不能不还,所以只好边做边还。借了钱开了厂,有压力才有动力。

  潇湘晨报:他(吴文庆)有没有做过让你们特别感动的事情?

  谢成伟:我觉得这个感动不是惊天地、特大的事情,就是日常的感动。他就和我们家人一样,我每次和妻子吵架,他都会站出来劝和。这个就能看出,他是把我们当家人的。

  潇湘晨报:为什么想给他办身份证明?

  谢成伟:第一,我不想他是个黑户。第二,从以后考虑,人总要叶落归根,到时候,回到家乡,连个身份都没有,这样说不过去。

新闻来源:潇湘晨报

TAGS:社会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