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湖南 > 市州 > 常德石门山里106岁老人长寿秘诀 久经磨难但心态乐观 爱吃玉米还坚持喝茶
常德石门山里106岁老人长寿秘诀 久经磨难但心态乐观 爱吃玉米还坚持喝茶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20-10-23 点击:

石门县

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

位于湘西北

那里绿水青山、环境优美

纵横全境的河流沟溪多达230余条

那里盛产茶叶、柑橘

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柑橘之乡”的美誉


石门资料图。

石门茶园资料图。


近年来,石门还在努力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因为那里生活着不少年过百岁却依然硬朗的老人,106岁的张玉玫就是其中之一。日前,《生命时报》记者来到张玉玫所在的石门县所街乡,探寻居住在深山里这位老人的长寿之道。


所居环境犹如世外桃源


9月16日中午,记者从石门县政府出发,驾车向西北方向行驶94公里,到达张玉玫老人所在的添坪所村。由于当天下着小雨,再加上山路较多,这一路开了两个半小时。路上,两侧的绿树、矮山、河水映入眼帘,景色天然秀美。


添坪所村的村口有条小溪,溪水涓涓,十分清澈。沿着路,经过一座小桥,一直开到村子深处,就到了老人的儿子李育珏家。72岁的李育珏告诉记者,老母亲没有住在自己家,而是住在山上的弟弟家里。于是,他坐上车,带记者开向山里去。

石门资料图


山路狭窄崎岖,每每觉得无路可走了,一转弯又能“攀爬”上去,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车子开到山顶,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如同平原。可是路却更难走了,窄到一辆车都开不过去,记者只能下车徒步前进。雨中的红土路坑坑洼洼,有些积水,路两旁是低矮的茶树,空气非常清新。步行10分钟后,记者到达老人63岁的小儿子李育会家。


远看,老人住的木屋有些古旧,棕色泛白的木板透露着岁月洗刷的痕迹。房子被绿色环绕,院子前面有一大片茶林,远处的山前白雾朦胧,犹如世外桃源。走近了,两条狗跑出来开始吠叫。听到屋外有人来了,李育会的妻子扶着老人缓缓走了出来。106岁的张玉玫老人满脸褶皱,皮肤却很有光泽;眼睛明亮、丝毫不见因年纪带来的混沌;虽然起不了太快,但身脚麻利。老人刚午睡完,头上的白发翘着,略有些凌乱,老人有些不好意思,转头回屋里找了一顶毛线帽子戴上了。

106岁的张玉玫老人 生命时报记者  李迪 摄


记者向老人表达问候和来意后,她合不拢嘴地说:“我哪来的福气,让你们从那么远的北京来看我呦!”老人热络地握着记者的手,喜笑颜开。之后,张玉玫一家和记者在堂屋坐下,聊起了她一生的故事。


一生坚强,养育九子


老人的身份证上显示,张玉玫1914年9月5日生于添坪所村。从聊天中记者得知,其父是郎中,其母做裁缝。她没上过学,不识字,17岁就嫁给了小自己两岁的表弟李永言。婚后孕育11胎,其中9个儿女(6男3女)抚养成人,到现在9个中两个已经去世。


老人一生坎坷,经历战乱年代。解放前,为了谋生,张玉玫随丈夫给地主种水稻,十多亩的地全靠两双手耕耘,收成时自己只能留下四成。战争时期,为了躲避被抓壮丁,夫妻俩先后搬了10个村,居无定所。1960年,44岁的李永言由于积劳成疾去世,那时小儿子李育会只有3岁。


李育珏说,父亲的一生几乎没和母亲分开过,他们一起劳作、一起受苦,虽然生活艰难,感情却很好。可惜父亲去世太早,没有享到福。正是因为夫妻感情很深,再加上抚养孩子的重担全都落在母亲身上,母亲一生没有改嫁。


孤儿寡母的生活,邻居看了都发愁,“你们家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张玉玫哭过,可哭完还得拼命撑起一个家。白天她在外面种地,晚上回来要给孩子们缝补衣服,常常忙到深更半夜,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来干活。有一年,张玉玫得了疟疾,病得很重,以为自己熬不过去了,可喝了一段时间中药后又坚强地挺了过来。直到快70岁时,小儿子娶了媳妇、成了家,她才得以休息。


村里人眼中的张玉玫为人善良。她从父亲那里学得一个治疗“蛇疮”(带状疱疹)的药方,周围村民但凡有人患上此病都会找她诊治,常是药到病除。张玉玫有个妹妹住在同村,无儿无女,疾病缠身。她每天跑去照顾,坚持了十几年,直到妹妹去世。老人一生从未出过石门县,将全部时光献给了子女、农田和大山。


“从没想过能活百岁”


与老人常年生活在一起的李育会说,母亲身体健康,偶尔头疼脑热,自己去山上采点草药喝就好了,从没吃过西药,更没住过院。张玉玫自己则说,从没想过可以活到百岁,每天就是这么过日子。在与老人及其家人深入交流后,记者认为她的长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存在长寿基因。张玉玫的父亲活到了91岁,在那个年代这已是很长寿了。她的6个姊妹也都活到80多岁。孩子中,大女儿现年87岁,大儿子85岁,现在身体都很硬朗。 


从不挑食,爱吃玉米。采访过程中,记者随老人一家吃了一顿饭,餐桌上有青菜、豆腐、蘑菇、木耳、土豆、腊肉、腊肠,主食是米饭。蔬菜都是自家菜园种的,很少施肥打农药,种类也颇多,有豆角、白菜、萝卜、红薯、辣椒、生姜、小葱等,完全不用外出买菜。蘑菇、木耳是从山上现采的,很新鲜。后院养了两头猪,过节时宰了,做成腊肉、腊肠。张玉玫从不挑食,一顿能吃一碗饭,尤其爱吃玉米。


不喝生水,每天喝茶张玉玫从不喝生水,一定是烧开了再喝,特别喜欢喝茶。每天早上,儿媳都会打好一盆热水供老人洗脸、泡好一杯茶,送进老人屋里。老人喝的是山上的野生茶,没有施过化肥、农药,每年清明节前趁着没有虫子时采下,简单炒制后留存饮用。


一生劳动,闲不下来。上岁数后,儿女不让张玉玫下地种田了,可老人也没闲着,每天在家喂猪喂鸡、收拾菜园,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她爱干净,衣服换洗很勤,内衣不超两天,外衣不超一周。直到现在老人还能自己洗衣服,床单被罩等大件则由晚辈来洗。近几年,家人担心老人摔倒,什么活都不让她干,可只要看到有人干活,她就想搭把手。


和气待人,心态乐观。张玉玫待人热情,采访过程中一直拉着记者的手。儿媳说,老人喜欢聊天、爱热闹,平时天黑了就睡了,如果有人来家做客,她就陪着聊天,到了半夜也不打瞌睡。在邻居眼中,老人一生很不容易,即使日子过得艰难,对人也始终客客气气,更不跟人争吵。去年,老人68岁的五儿子遭遇车祸去世,她悲痛万分。不管孩子多大年龄,都是娘的心头肉,如今想起儿子,老人仍眼泪汪汪。老人把儿子生前养的狗接到身边,待它很好,她说:“遇到多难的事,活着的人都要自己消化,想开了生活。”


晚辈孝顺,照顾周到。张玉玫家已是五世同堂,有孙子25人、曾孙35人。过年时,一大家子聚到一起,能坐满10桌。李育珏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全家人都以母亲的长寿为自豪。在老人的屋里,记者看到桌子上、床底下放了不少牛奶、糕点;床上的被褥铺得十分厚实,最底下一层是防潮垫,布置得很用心。老人说,吃的都是孩子们给她买的,根本吃不完。头上的毛线帽子、身上的紫色坎肩,还有日用品也是孩子们送的,到了晚年终于不愁吃不愁穿了。


李育珏对记者说,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行得端走得正,对晚辈的要求也是如此。母亲从小就教育他们做人要有“三稳”:走路要稳,做人要稳,做事要稳,他们一家从未出过一个违法乱纪的人。在李育会的家,记者看到,虽然陈设比较陈旧俭朴,但到处都干干净净,菜园修葺得规规整整,木柴码放得整整齐齐,不少农具都是他自己做的,手很巧。在湘西北的深山里,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编后:

谈及百岁老人的长寿秘密,很多人都觉得神秘。但张玉玫老人用她的生命故事告诉大家,任何健康长寿的背后都有迹可循。寻访过后,本报记者就此采访老年健康专家,从医学角度分析了张玉玫老人可能存在的长寿奥秘。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康琳: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张玉玫老人之所以长寿,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个性化因素,住的地方山清水秀、环境特别好,家里人还都比较长寿,遗传基因很好,这两点得天独厚的优势对长寿影响不小。另一方面是普适性因素,其他人可以借鉴:


1.饮食营养要充足,保证食物种类丰富,有足够的蛋白质和新鲜蔬果,爱吃粗粮。 


2.喜欢活动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农村老人的功能状态往往比城市老人要好,主要就是因为习惯劳作。人体用进废退,我们鼓励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总在室内久坐,维护好肌肉功能和生活能力。


3.乐观的心态很重要,什么事都能看得开,即使遭遇重大心理创伤,也不会长期沉浸于消极状态。


4.充分的社会支持不能少。老人和晚辈住在一个屋檐下,身体有些小的风吹草动,都能得到及时照顾,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这和许多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时候一说到长寿老人,就有人抬杠,举一些吸烟酗酒照样长寿的例子。确实,有的人有很多坏习惯依然长寿,有的人健康生活病却不少。这些个体差异是我们生下来时基因决定的,没办法改变。但从医学角度来看,有非常多的证据告诉我们,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延长寿命,特别是健康寿命。不纠结我们控制不了的,去改善我们力所能及的,才是明智的。



TAGS:市州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