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湖南 > 民生 > 民生建设惠莲城 幸福湘潭展新颜
民生建设惠莲城 幸福湘潭展新颜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12-10-19 点击:

    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激活力”便民护民,打造幸福“温暖衫”城乡比翼,紧抓发展“关键词”加强保障,拓宽惠民“幸福渠”

    发展地方经济,第一要务是什么?

    湘潭市委、市政府用“建设幸福湘潭”的答案,对此给予了精辟的诠释。

    湘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后,谈及新一届市委班子的执政理念,市委书记陈三新说:“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富民优先,让生活在湘潭这块热土上的老百姓真正感到幸福、自豪。”

    财政给力,民生建设“不差钱”

    湘潭市岳塘区居民张先生有一个坚持了几年的好习惯,每天晚饭以后都会和妻子去东方红广场散步,今年以来,他们感觉做“这个习惯动作”的时间不够用了。“东方红广场旁边新建了一个很大的湖湘公园,沿着梦泽湖走到东方红广场看音乐喷泉表演,再去广场旁边的公用健身设施锻炼身体。” 

    从“两型”建设的谋势,到“幸福湘潭”的提出,从富裕湘潭、宜居湘潭的发展口号,到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在全省“保三争二”的目标实现,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都描绘绚丽的蓝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民生”二字上。

    用以下数据说话:湘潭民生建设“不差钱”。“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对民生支出总计达到20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的民生支出由2005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6.23亿元,年均增长27%;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005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55%。

    领导以身示范,是最为动听的音符:为了人居环境更美好,陈三新充当起了“招商员”的角色,“昭山晴岚”等投资规模超10亿元的大型项目开工建设,就凝聚着他的满腔心血。为使每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胡伟林市长时常现场督促,切实解决好资金落实等重大问题。

    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激活力”

    在香港读大学感受了香港城市环境卫生的学生小蒋,今年暑假回到家乡湘潭以后,大吃一惊。印象中老湘潭街上的“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现象没有了。现在环境更漂亮:街道干净整洁,路人自觉从斑马线过马路,车辆乱停乱靠、乱闯红灯的现象也没有了。更让小蒋感到惊奇的是,往日里内退在家整天只顾着打麻将的妈妈,穿上了绿色的“潮马甲”,成为了市容环境监督员。

    向湘潭市的政府官员拨打手提电话,传入耳畔的第一串音符是:“湘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为让市民过得开心和舒心,从惩治‘六乱(即乱吐、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穿等六种违规行为)’开始。”围绕实现这个目的,他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还在群众中招募1000名市容环境监督员。这正是湘潭市委、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613工程”中的一个项目。

    2011年7月6日,湘潭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动员大会,市委书记陈三新亲自部署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出台了《湘潭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全市实施社会管理创新“613工程”,即构建6大体系、开展10项重点工作、启动 30个创新项目,将群众关心的系列热点难点问题统揽到这30个具体项目中。他们对“613工程”全面实施项目化管理,每个项目明确一名牵头市领导和一个牵头责任单位。各牵头责任单位与市委、市政府签订责任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实化工作措施、深化推进步骤。

    “613工程”的主要目标为建立健全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进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探索出具有时代性和湘潭特色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便民护民,打造幸福“温暖衫”

    “怎么样让湘潭百姓和来湘潭串亲、投资、旅游的人都觉得湘潭有安全感?”这是历年来摆在湘潭政法系统干部面前的一道命题。

    从晚8点到翌日早8点,湘潭市一大桥警务站55岁的民警老张都没闲着。他接待疲惫的行人休息,为市民手机充电提供方便。某日晚上11点50分,一位老人提着大包小包在一大桥警务站附近来回踱步。老张主动迎上前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原来,老人是株洲县堂市乡人,来湘潭看望十多年没见面的师傅,如今湘潭变化大,他迷路了。民警热心地为老人指路,并帮他找到了师傅家。在寒意渐浓的仲秋之夜,坚守在警务室的民警们为民众送来了“温暖衫”。

    今年1月,湘潭市公安局投入近千万元在城区新建了20个“交巡警职能融合”模式的警务站。这些警务站第一批7个在1月22日正式启用。警务站最大的特点是具有“24小时不间断防控”及“交警巡警相融合”的特色。这种新型警务站每个相隔半径范围为300米至500米之间,实行“四班三运转”模式,每班配备4名民警和4名协警,24小时不间断防控,担负起疏堵、纠违、处突、巡逻、堵截、处警、救助7大职责。

    湘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新型警务站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及交警支队122指挥中心实现了无缝对接,从而确保了城区主、次干道任何一个地点都能在5分钟以内快速调动巡逻警力。一旦发生大案、要案,湘潭城区能做到‘5分钟关门’。”

    “交通路口,蓝白小屋,警务站服务群众零距离;莲城卫士,金色盾牌,交巡警打击犯罪更快捷。”莲城老百姓用这样精美的语言称赞警务站。

    城乡比翼,紧抓发展“关键词”

    今年7月3日,骄阳似火,湘潭县乌石镇瓦子坪,一些人正顶着高温、冒着酷暑,他们有的在捡垃圾,有的在锄路边的杂草,有的在清扫马路,有的在疏通排水沟。这是来自湘潭市委政法委机关的26名党员干部,今天是他们的党支部活动日,乌石镇是湘潭市委政法委的对口联系点。像市委政法委一样,全市每个市直单位都有对应的联系点,每个月都有机关干部深入到村和社区。

    为了改变农村环境,把统筹城乡发展落到实处。湘潭市今年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处于“全面启动,示范引领”阶段,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是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这项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欢迎。湘潭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个“关键词”,建设一个田园风光与城市文明水乳交融的新农村。

    2011年7月,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湘潭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的意见》正式出台,又将湘潭新农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比翼齐飞,成了湘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湘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5年来,湘潭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路、水、电、气“四大工程”,路、电实现“村村通”;农村通讯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初起掀起农村环境整治新高潮,一些偏远的农村响起了洒水车的马达声,蜿蜒的村级公路旁有了鲜花和绿草,不少农家庭院有了垃圾处理设施,蚊蝇飞舞成了尘封的记忆。

    加强保障,拓宽惠民“幸福渠”

    五年前,湘潭市雨湖区居民刘先生从单位下岗了。为了维持生计,他只好到处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一直困扰他的风湿病越来越严重。渐渐的,刘先生的手指开始变形、缩短。后来,稍微重一点的活他都干不了。

    就在刘先生一筹莫展的时候,社区给他带来了好消息:政府给予他“低保”待遇,生活终于有了基本的保障。随后不久,社区工作人员又帮他在市内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有了低保金,有了工作,我的生活稳定多了,心里也踏实多了。”刘先生感激于怀。

    发生在刘先生身上的故事,能反映出湘潭市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过去五年,湘潭市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财政累计投入民生事业资金24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6%。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体系基本健全;城市低保标准由2007年的180元提高到340元,率先在省内建立临时社会救助制度;新建廉租房4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3万平方米。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0万人,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民生工程让莲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表示,建设幸福湘潭就是要通过大开放、大转型、大跨越,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群体、行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足感、归属感、安全感和愉悦感。围绕这个新跨越,湘潭人再接再厉、昂首阔步。 

TAGS:民生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