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湖南 > 其它 > 人文潇湘:古今穿越 看大小河街的重生
人文潇湘:古今穿越 看大小河街的重生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17-12-12 点击:

今天人文潇湘,咱们来到了常德,常德古城武陵、朗州,在北宋年间升州为常德府,《老子》里的“天下为溪,常德不离”,以及孔颖达《诗经》中“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两部大咖之作,便是“常德”地名的由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常德依然人才辈出,人杰地灵。

而今天我们要去的两个地方非常有意思,一个是被复原的风俗老街,另一个是原址重建的稀罕老建筑,具体是哪咱们跟着镜头瞧一瞧!

第一站:老河街原址

这里就是人文记者到的第一站,老河街原址。说白了,这里就是过去的码头。

当年,川东,黔东,湘西等地的大小船只都在这里转口,作家沈从文目睹了这里的繁华景象,写下了《常德的船》。而此地当年也曾命名为“湘西大码头”。

在晚清时期,常德商贾在此地云集,河街的商贸经济达到繁荣鼎盛阶段,不过因为战火的摧残,以及城市的变迁,这里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诗墙公园。为了留住曾经的记忆,当地政府,以民国时期的古街为模版,把整个老河街的风俗氛围,重建在穿紫河边。

 

穿紫河

这一整条都是常德河街,我们讲的常德河街是大河街、小河街和麻阳街也是还原的常德沅水河边的旧址。

这条是穿紫河,它是全国少有湖南独有的穿城河水系。

原来它是一个黑臭水体,我们经过两岸肯定会捂着鼻子走,后来2002年开始建设重新打造,才成了现在大家见到的穿紫河。

沿线美轮美奂的景色,突然让记者想到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夜游秦淮河”,大抵也是如此吧。我们也跟随记录了,水岸边的实景演出演员及背后工作人员的艰辛。

虽然表演是从晚上开始,不过一晚上表演几次,根据当晚的游客量来决定,没有游船时,演员们就静静地在岸边等待,寒风瑟瑟,而取暖设备有限,对年轻的演员们无疑是一种考验。

第二站:老西门

走完老河街,我们来到了第二站——老西门。

老西门和迁址的河街不同,它是旧址重修,改的只是样貌,根还是留在了原址,老墙上还挂着老西门的旧照,对比一看,重建似乎更符合城市发展的潮流。

老西门还没拆的时候,根据建筑师实地勘察的一些情况得知,这里原来是个护城河,拿铺板一盖成了排污渠。

建筑师们非常反对因为拆了一个地方,把当地的居民迁移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因为你可以看到老居民之间相处的非常和谐,都是夜不闭户的那种,所以提出了要百分之百回迁。

现在老西门重建,其中三栋电梯房供回迁的老街坊居住,他们称现在的老西门很好。

 

窨子屋

说起老西门的眼睛,也就是地标,就不得不提这个不常见的老屋子。他们叫窨子屋,中间一方天井围起来叫窨子。

老西门的窨子屋从生活形式来看,有点像现在北京的四合院,多户人家住在一个屋里,从建筑形态来讲,是湘黔赣地区的特色传统建筑,设计师们用传统建筑工艺,还原了窨子屋,而它成了常德失去唯一一座完整的窨子屋。

不过复原后的它,有了商业价值,成了一家酒店,游客们需要避开吃饭时间,预约后才能参观

常德人爱吃钵子菜,因为常德在沅江旁边,多水,长年潮湿,就要吃钵子菜驱寒,夏天也吃,吃的大汗淋漓也过瘾。

在常德人看来,没有炖钵炉子是不成筵席的,而用泥土做的土灶在土钵子盛菜,那才更韵味,用陶瓷器皿盛菜,都不能算地道的常德菜。

常德钵子菜的历史目前无法考证,但是常德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中原地区的三次大的移民,古老鼎食文化遗风,与湖湘土著文化融合发展形成的饮食方式,得以流传下来。三五好友结伴,邻里间拼桌,家长里短都在钵子菜里温存,不降温。

老河街和大小西门,前者是迁址重建,保留当时人文风貌,后者是旧址重修,让后人记住这一独特的建筑形态。两者都是对过去的怀旧,对历史的尊重。未来与过去,时尚和复古,包罗新旧万象,这便是一个成熟古城的胸怀!

TAGS:其它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