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湖南 > 社会 > 小心手机“偷听”你的聊天记录!这些细节再不注意就晚了
小心手机“偷听”你的聊天记录!这些细节再不注意就晚了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21-06-09

你一定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与朋友聊天,谈及某款商品
却在打开手机软件的瞬间
接收到了该商品的各种推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一定也曾疑惑过

这些手机软件
是不是在偷听我们的生活?
图片
为此,真相记者联合专业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检测,揭开手机软件精准推送背后的秘密。
- 1 -
日常聊天后精准推送商品
市民质疑手机软件偷听
手机软件获取权限
大数据分析个人信息

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生活便利性得到大大提高。但在当下,不少市民发现手机在偷听自己说话,说出口的商品,立马会以广告链接的形式出现在某些软件页面。谈及此类现象,部分市民认为,这类精准广告推送服务,虽然牺牲一定隐私,但的确能让自己以很低的时间成本找到心仪产品。

图片

但仍有不少市民担心,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手机软件会在后台偷听用户对话,造成过度侵犯隐私,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就拿记者手机中这款电商软件来看,搜索框下面明显位置显示“猜你想搜”,列表里有烤肉、游泳、剧本桌游等各类推荐,在手机用户搜索前就已给出各种选择。

图片

而此类现象并不鲜见,许多手机软件看似以“猜”的形式揣摩用户习惯与喜好,但实际背后具体有哪些操作呢?

图片

记者联系了省内具有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风险评估一级资质的

计算机实验室

对以上问题进行实验求证

图片
图片

实验前,检测工程师介绍,我们所用的所有手机软件都需要被授权相关权限才能合法合规运行,但并不是所有权限都会以弹窗形式提醒到用户,而是直接写在用户隐私协议当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2 -

模拟手机软件日常使用

“遍历”技术监控权限使用

第三方软件接入模块异常

超范围使用录音、相机权限

随后,计算机工程师通过专业检测平台对手机程序功能进行模拟使用,触发权限机制。最后发现,存在部分软件模块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录音、相机等功能,存在较大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图片
图片
图片

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利用专业检测平台直接调度一台手机,在电脑上模拟实际软件使用场景。

图片

在此过程中,所检测的是一款女性健康管理类大众软件,页面存在精准投放广告行为。其中,手机号码、地理位置、相机、录音等权限属于敏感权限,会被检测平台实时监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终,将经过“遍历”操作的这款手机软件进行平台分析后发现,存在个别接入软件模块在未获取录音调用权限的前提下,擅自使用录音权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比用户隐私协议,该软件模块声明仅能获取“设备当前时间”的权限,但实际使用时,却偷偷使用了录音权限。此外,操作人员还在监控名单中,发现该软件模块还使用了相机权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既然检测出软件

有隐瞒用户调用录音权限的问题

那么人们日常的对话

是如何被偷听到的呢?

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实验人员就还原了手机软件偷听用户对话转成录音的过程。

模拟对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根据专业人士分析,该软件在获取录音权限后,可将用户日常生活的对话录下来,通过网络上传,对关键词进行分析,之后便可以推送相关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3 -

手机软件多权限收集信息

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

使用前阅读用户隐私协议
养成良好软件使用习惯

通过实验得出:一款手机软件不仅可以通过偷听录音的方式获取个人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无线网络定位及名称、手机型号、应用列表等各种权限为用户做精准画像。专业人士建议,要保持良好软件使用习惯,避免关键信息粘贴复制,及时关闭不必要的软件权限。

图片

检测工程师 蔡伟能:用户会把一些交易信息或登录数据,不愿意敲字,就采取粘贴复制的形式去访问,如果手机软件在未经允许情况下去获取,就能把交易和内容数据获取到。

检测工程师蔡伟能指出,除了偷听录音外,手机软件还可以通过其它权限获取用户个人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用户的个人喜欢与习惯。

检测工程师 蔡伟能:包括我们手机的录音、无线网络的定位及名称、手机本身的应用权限的列表,这些信息都可以为我们做一个精准的用户画像。

此外,手机软件所接入第三方SDK软件模块也能调用相应的权限,即便你尚未使用该第三方软件,它仍能够通过你已使用的软件获取个人信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面对这些手机软件,用户仿佛成为了透明人,每个人的上网信息都处在“裸奔”状态中。但专业人士指出,使用手机软件要注意下载渠道、应用权限,养成良好的软件使用习惯仍可大大避免个人信息的暴露。

近几年伴随技术进步,手机对个人隐私获取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为了不让公民数据在超级平台前“裸奔”,今年5月1日,我国已实施《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畴规定》,进一步规范收集个人信息行为。

TAGS:社会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