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理财 > 创业 > 保尔森:稳扎稳打的“纯粹投行家”
保尔森:稳扎稳打的“纯粹投行家”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11-12-23 点击:

  

  ■第三届年度国际金融风云人物―――亨利?保尔森  2004年1月,美国华尔街最新权力榜出炉,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高居榜首。而其实,他的影响力决不仅限于华尔街。  2004年12月,高盛集团宣布,与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高盛高华证券公司。在这家合资证券公司中,高盛拥有33%的股份,而高华证券则拥有其余的67%。  高华证券由方风雷为首的6个自然人联合联想集团共同发起,6个自然人占有公司3/4的股份,他们约8.04亿元的出资均来源于高盛公司的商业贷款。由此,通过巧妙的财务安排,高盛成为首家绝对控股中国内地合资证券公司的海外投行。

  虽然亨利?保尔森(henry m.paulson jr.)在华尔街早已是声名遐迩,虽然他频繁出入中国,但这位高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真正为中国人所熟知却是最近两年的事。  中国投资者因为两件事记住了他。  其一是,在2003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主席格拉索下台事件中,保尔森坚决主张格拉索辞职,力主纽交所大变革,博得美国证券界“强硬派”之称。  其二是,2004年12月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获准组建,此举被舆论称为中国证券界的大突破,保尔森成功地“曲线”抢入中国证券业。

  1 候任“华尔街之王”  他的脸庞棱角分明,言辞朴实,性格直率,对权力的掌控强而有力。投资人士认为,他是最有可能取代现任“华尔街之王”斯皮策影响力的人

  现年58岁的保尔森师出名门。他1968年在达特默思学院获学士学位,1970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保尔森在高盛的升职经历可谓步步为营,他的务实作风、高超技巧和灵活应对能力逐渐得到赏识。保尔森1974年加入高盛芝加哥分部,1982年获选为芝加哥分部合伙人,1988年获委任为芝加哥分部主管合伙人,1993年升任为高盛美国中西部投资银行地区主管合伙人,1998年成为高盛高级合伙人,1999年随着高盛上市成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加入高盛以前,保尔森先后在五角大楼和白宫任职,这段经历经常成为批评者的谈资,不过人们或许可以从中瞥见其强硬之风的由来。1970年至1972年担任五角大楼助理国防部长(总审计长)助理,1972年至1973年为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担任总统办公室助理。  蛰伏高盛30余载,保尔森“治军”严明,治理公司毫不含糊。例如在2002年,他严厉批评公司里的渎职行为,高盛员工人人自危,纷纷以实际行动表明自身的勤奋和称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金融混业声势日盛的今天,保尔森仍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他曾经透露在任内期望完成的三件事情,其中最首当其冲的便是致力于保持高盛的纯粹性,为政府、机构和最优秀的企业提供高端的专业的金融服务,一个顶尖的投资银行,而不是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混杂在一起的一个金融超市。第二件事情也是紧密地与保持纯粹性联系在一起,那就是保持和弘扬高盛文化。  在日本和德国市场,保尔森坚持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发挥优势的“纯粹投行”战略获得巨大成功。高盛占有日本46%的市场份额,总值为304亿美元,远远超过摩根士丹利和美林证券。在有上千家私企计划上市的德国,高盛击败了德意志银行和德累斯登银行,成为德国顶尖的合并及证券销售顾问公司。其出色的表现使当地竞争者不得不以折扣方式来赢取业务。  由此,有分析人士称保尔森为“纯粹投行家”。  2002年5月发生的一件事可能更能说明保尔森的清醒和警惕。那一次,高盛临阵退出了埃森哲股票二次发行的承销交易,从而放弃了1000万美元的承销收入,让其主要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成为此次发行的惟一主承销商,独享2100万美元承销费用。虽然市场对这家大型投行策略表示怀疑。但事实上,如果这些股票难以完全售出,高盛将不得不自己买下剩余股票,如果埃森哲股价下跌,高盛会面临赔钱的风险。  保尔森认为公司管理当中文化是重要的一点,高盛公司经营业务的基本信念是要在公司内部建立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他强调团队精神,通过团队的努力帮助客户实现目标是成功的关键。他重视创业精神,并致力提供优良的服务。高盛并不只空谈理想,更看重的是实践。  在这种独特理念的支撑下,保尔森和他的伙伴们不但维护了高盛已有的地位,而且使高盛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高盛与美林及摩根士丹利多年来稳居全球投资银行业内三雄,至2004年初,高盛股票市值高达500亿美元。  在华尔街,人人都知道纽约州总检察长埃利奥特?斯皮策对金融市场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使得他成为许多人眼中的“华尔街之王”。但两年前就有资深投资人士认为,这只是过渡时期的表象,最有可能取代斯皮策影响力的人就是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尔森,他登上“华尔街之王”的宝座只是个时间问题。  似乎为了印证这个观点,2004年1月出炉的华尔街权力榜将他列为首位。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列出了今年商界最具权势的25位企业家,保尔森排名提高一位,由去年的第22位升至第21位。

  2 中国不解之缘  在过去15年里,他访问中国不下70次。在中国,高盛是开创数个“第一”的外资机构

  “我从来没梦想过工作是如此充满乐趣,我从来没梦想过会在1994年到人民大会堂宣布高盛北京代表处的开业,我从来没有梦想过涉足中国的国有企业重组和股票上市,我从来没有梦想过与中国的许多国家领导人相见。”2001年12月保尔森的这段“梦想”表白,明白清晰地传递出他的中国情结。  保尔森走遍全球,交游甚广。保尔森的核心策略是将高盛打造成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行、证券和资产管理公司,所以到最重要的市场去争取最大的份额和最重要的客户,就成为保尔森频繁往返于大小城市间的最大动力。和公司领导者们或者国家领导人们会晤,排满了他的日程表。而中国,无疑在保尔森的巡回地图上占据着极为显眼的位置。  高盛公司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上文提到的保尔森任期内期望完成的三件事情中的第三件事情,便是健全在中国的网络和服务。在他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压倒了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市场。  英国石油集团首席执行官、英国上议院议员约翰?布朗勋爵这样点评保尔森,他说:“在我与保尔森先生多年的交往中,我时时感受得到他对中国情有独钟。在过去15年里,他访问中国不下70次。高盛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其中国业务的发展。”  2003年6月,保尔森来到非典肆虐的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头版头条称他“患难之中见英雄”。6月4日,保尔森表示,非典冲击对中国长期经济的影响非常微弱。同日,高盛集团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额仍在持续增长的势头,而这将有效地削弱和消除非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证明了保尔森的判断是准确的,2003年中国gdp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保尔森对他的中国朋友评价非常高。他说,与我们一起合作的伙伴是那么愿意接受好的建议,尤其是中国的政府官员们,他们正在世界各地寻找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运作方式,他们工作的职业道德非常强,在其他地方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他们只要一半或1/3就足够了。  高盛的中国战略以一个非常明确的前提作为基础: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贸易体系,中国将继续经历快速的发展和持续的繁荣。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建立在高度信任和高度了解基础上的乐观,才诱发了保尔森更加浓烈的对中国的投资与合作。  2004年11月,高盛集团亚洲业务高层管理人士由纽约资深银行家、该公司全球股票业务联席主管麦克?埃文斯接任,这一举动显示出中国对华尔街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让埃文斯这样一位知名度甚高并且与高盛一些主要亚洲客户有着密切联系的人担任此职,益发显示出这一地区对高盛、对保尔森的重要性。  高盛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高盛在中国是第一家中标处理不良资产的外资机构,也是第一家完成不良资产国际销售的外资机构。

  3 布局高盛高华  2004年底,高盛高华,一家由高盛控制、管理的合资投行获准成立。他亲手为高盛进入5000亿美元的证券市场铺平了道路

  2004年下半年,无疑是保尔森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巅峰时段。  这一年的7月上旬,组建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高华证券)并与高盛合资的计划,得到国务院的批准;10月下旬,专为与高盛合资而设的高华证券宣布,公司已经从北京市工商局拿到营业执照获批成立;12月1日,高盛宣布,中国证监会已批准其与高华证券合资组建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高盛高华)。  这是一个精巧的连环布局。  高华证券的股东,一个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另一个则是以方风雷为首的投资者集团,而方风雷投资集团的出资人就是高盛。高盛给方风雷等6个自然人的贷款约8.04亿元,在高华证券10.72亿元的注册资本中,方风雷投资集团以及背后的高盛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在高盛高华的股权安排中,高盛持有33%的股份,高华证券拥有其余67%的股份。  高盛成功地绕开了“在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中,外方持股比例上限为33%”的相关规定,高盛控制着高华证券,高华证券控制着高盛高华。这样,虽然只在高盛高华占有33%的持股比例,但高盛本质上却是高盛高华的实际控制人。高盛创造了风险最小、成功率最高的外资进驻模式。  高华证券和高盛高华的横空出世,应该是保尔森及其中美盟友连续3年紧锣密鼓游说结出的硕果。含有“高盛中华”寓意的高华二字也是对保尔森持之以恒的对中国偏爱的最好诠释。  保尔森亲自担任了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专案小组负责人。高盛人习惯称呼他们的掌门人为hank,也清楚这个合资案在掌门人心中的地位,于是顺势把该合资计划称为“hank’s project”(汉克项目)。专案小组云集了高盛的顶级人物和“中国通”。包括高盛最高决策机构管理管理委员会成员麦克?埃文斯、高盛亚洲主席理查?诺德和高盛原亚洲投资银行部负责人、合伙董事总经理徐子望。3人都有多年经营中国业务的丰富经验。  高盛高华可以承销本地上市的a股项目、人民币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也可提供国内金融顾问及其他服务。在宣布高盛高华获准成立的时刻来到时,保尔森志得意满满地表示,期待与合作伙伴共建中国领先的投资银行。  通过成立高盛高华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资投行,保尔森为高盛进入中国5000亿美元的证券市场进一步铺平了道路,并为高盛提供了一个与中国领先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争夺国际上市业务的平台。一旦游戏规则有变,高盛随时都可以收购方风雷投资集团的股权或者整体收购高华证券,从而真正实现登陆中国证券行业的计划。  有媒体评论说,美国高盛公司“成功地游过了整个太平洋―――高盛获准在中国设立一家由该公司控制和管理的投资银行,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4 驱逐格拉索  他是要求纽约证交所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革的发起人。《财富》杂志评价说,他推动着挽救华尔街声誉的工作

  这里不能不提到发生在2003年9月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格拉索辞职事件。  2003年9月2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格拉索一夜之间成为各大报章的头条人物,有关他今后可领取1.88亿美元薪酬和退休金的消息被媒体广泛报道。华尔街一片哗然,57岁的格拉索顿时成为各界口诛笔伐的靶心。  率先发难的是纽约证交所部分董事会成员,然后蔓延到交易员、投行、投资者,谴责声浪汹涌澎湃。作为27位董事之一和著名投行负责人的保尔森在这场谴责风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尔森对格拉索表示出强烈不满,并且最早要求格拉索辞职。保尔森发誓要赶走稳坐纽交所头把交椅35年的格拉索,要求对纽约证交所的董事会进行重大调整。他以身作则地提出作为华尔街巨头高盛的首席执行官,因利益冲突不适合出任纽交所董事,而退出纽交所董事一职。保尔森还辩解称其在公众不满情绪爆发前并不知道格拉索的薪酬情况。  保尔森成为要求纽约证交所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革的发起人。他的讲话可谓切中纽约证交所要害:纽约证交所管理的华尔街券商却在管理着纽约证交所,换言之,在市场上叫卖的商贩也是市场管理者。  在保尔森的示范效应下,身兼董事会成员的华尔街金融机构负责人纷纷表态。j.p.摩根负责人要求格拉索辞职,摩根士丹利负责人则对丑闻后果十分担忧。最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和国会山的议员也加入了批评者的行列。  在如潮的批评声中,一贯西装革履示人、注重公众形象的格拉索在媒体披露其高额退休金两周后黯然下台。由此也揭开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改革的序幕,其后交易所高层的薪酬全部公开,董事会成员大换班,监管得到独立。  保尔森在格拉索事件中的表现让人们记忆深刻。他甚至被格拉索的众多支持者看作是导演“驱逐纽交所主席事件”的幕后黑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财富》杂志在评选保尔森为商界最具权势的25位企业家时,这样评价其在格拉索事件中的表现:“保尔森还推动着挽救华尔街声誉的工作。他强烈抱怨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主席理查德?格拉索薪酬过高,并领导了驱逐格拉索的斗争,让老资格的前高盛主管约翰?塞恩取而代之”。

TAGS:创业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