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长沙社区通 做长沙地区最好的社区门户网站 正在努力策划制作...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杂谈 > 排名 > 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揭晓 院士专家现场揭穿真相
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揭晓 院士专家现场揭穿真相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18-01-07 点击:

  紫菜粉丝大米都可以用塑料制作?“量子隐身衣”已经由浙江大学研发成功?坐月子绝不能吹风?2018年1月6日,智止流言,传播真知----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揭晓。十位院士和专家通过讲道理、摆数据、做实验等方式现场揭穿了这些流言真相。

 

  本次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是在百度搜索数据量的基础上,从2017年发布的94条“科学”流言中由专家评委根据其传播广度和危害性投票选出,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既有关注食品安全的“紫菜粉丝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烂是因为喷了防腐剂”;也有事关人体健康的“一滴血就能测癌”、“狂犬病疫苗无效”、“受冻会导致关节炎”、“坐月子决不能吹风”;还有与热点新闻紧密相关的“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辐射服’”、“浙大已研制出‘量子隐身衣’”。

  

  在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信息学家郭光灿、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慧眼”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沈政、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孙铁铮、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张军、中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狂犬病室主任助理卢学新等十位院士和专家,通过讲道理、摆数据、做实验的方式对十大“科学”流言一一进行批驳和解读,不仅向公众传播了科学知识,同时也践行了科学精神。

  

  十大“科学”流言榜单公布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百度搜索用户运营总经理张娜分别从传播学和大数据方面就“科学”流言的传播规律进行了解读。科技日报、北京晚报、光明网科普频道、百度搜索、果壳网等媒体和机构获颁“反击谣言先锋奖”。

  每月“科学”流言榜是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和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于2014年初发起。四年以来,每月“科学”流言榜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品牌活动。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每月“科学”流言榜共发布“科学”流言423条,(2014年112条、2015年111条、2016年106条、2017年94条)。榜单每月发布后都会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形成了科技传播正能量。

  附:

  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

  (以百度搜索数据量为序)

  1. 左右脑年龄测试风靡朋友圈,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

  流言:

  “左右脑年龄测试”风靡朋友圈,因为左脑负责语言等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图像等形象思维,根据测试可以得出左右脑的“年龄”。

  真相:

  “左右脑年龄测试”流行于网络,但不久就因诱导分享被封。而且,有程序员研究了左右脑测试的后台代码,发现结果是随机的。更有人在输入相同的答案测试多次,发现每次的结果都不相同。

  至今许多人对左右脑功能都有误解。人的大脑功能测试很复杂,并不像称一个物体的重量那么简单。它需要对人脑进行全面的测试,比如脑的结构、生理功能和诸多心理功能,包括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直觉思维、推论能力等等。因此,绝不可能通过几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测出结果。

  人脑的两个大脑半球生来就由胼胝体连接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936-1956年间,在欧美发达国家中,流行一种脑手术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结果数以万计精神病人的大脑两半球被切开,成了裂脑人,终生住在医院。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美国脑外科学家罗杰·斯佩里,安排他的学生对一些裂脑人进行速示器实验和双耳分听测试,发现了左、右脑功能不对称性现象。当时,他的结论是:大脑半球功能具有一侧优势化的规律。一般来说,左脑对数字文字的识别、认知、记忆要比右脑好一些,而右脑在图像图形处理上,则要优于左脑一些。

  1981年,斯佩里的这一研究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不久,日本从事民间教育的企业家将其修正为:左脑负责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的说法,加以推广。这种说法传入中国,又演变出分工说:左脑负责语言等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图形等形象思维。事实上,这些修正或引申的说法,都是错之一毫,谬之千里!其理由有三。 首先,在裂脑人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不能百分之百地适用于正常人,利用正常人的实验研究发现,大脑半球功能一侧优势化不超过10%,两侧对称性是主要的;其二,动物界神经系统进化中,左、右对称性和一侧优势化是其古老的维度之一,与动物在地球生态环境中的空间知觉和方位判断能力有关。正是靠着10%的一侧优势化,动物才能逃避天敌或猎取食物。所以,大脑一侧优势化规律并不是人类特有的两种思维活动的基础。第三,除了左、右维度进化外, 脑的进化还有从后向前的维度,从深层髓质向表面皮层进化的维度、从半球腹内侧向背外侧的维度、额侧化维度与背-腹侧等多维度的进化。所以,人脑的功能和结构关系是多维度的,复杂的。

  2000年前后,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会上,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专家开始反对这种左右脑分工的说法,认为这是一种谬误。在这之后,国内教育界不再说“开发右脑”,取而代之的是开始推行“全脑教育”。

  2. 人类谋划再次登月,但霍金曾警告“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流言:

  2017年是人类最后一次登月45周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重返月球。而中国嫦娥四号也将于今年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但此前6月,一条“震惊世人”的“新闻消息”称,霍金警告人类不要再登月了,因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真相:

  这篇“霍金系列”新闻文章,经过微博账号“BBC全球探秘资讯”转发后,阴差阳错地被冠上了“BBC”的前缀——于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开始在且仅在中文网络圈大规模传播。

  霍金的确发表过对月球开发探索的看法,但他并没有说过“人类不要登月”,更没提过“月球背面有外星人”之类的荒唐言论。

  所有探月任务都没有在月球背面发现外星人的基地,也没有发现任何人工建筑物或人为活动的痕迹。月球背面看起来只是一片保存了40亿年之久的荒凉大陆。

  霍金(用轮椅)说过的话很多,但相关谣言大多是对其讲话断章取义、或者冠以他的头衔杜撰的,例如“霍金预言2030年太阳休眠”、地球毁灭”、“霍金称外星人早已不是肉体凡胎”、“霍金称2045年人类将永生不死”、“霍金称人类掉进黑洞可逃至另一宇宙“等。

  3. 引力波新闻刷屏,需要穿“防引力波辐射服”进行特殊防护?

  流言:

  自从引力波被发现以来,网上许多商户迅速推出了“全球首发!由高科技纤维制成的防引力波辐射吊带背心,专为孕妇打造……”“珍藏限量版,高科技银纤维背心,能防引力波重力波……”等“防引力波辐射服”。

  真相:

  在引力波被发现的报道广泛传播之后,网上出现了众多的引力波产品,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防引力波辐射的,因为大家只要看到“辐射”这两个字就会“恐慌”——既然引力波已经到达地球了,当然要想办法防引力波辐射!而专门为孕妇做的防引力波辐射服似乎最畅销。

  任何物体的温度只要高于绝对零度(-273.15℃),就会向外辐射能量,就像玻璃杯里的热水早晚都会变得和室温相同一样。但只有能量高的电离辐射才有破坏人体的能力,如α射线、x射线等。即便是电磁波,如果不是长时间曝光在强电磁波下,对人体的影响也是微弱的。引力波作为一种携带能量的时空波动,一直存在于宇宙中,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根本谈不上什么需要加紧防护。

  4. 热传视频拿“塑料”做文章,紫菜粉丝大米都是塑料做的?

  流言:

  2017年2月至5月,一系列热传视频将食品与塑料联系在了一起:“半透明”“嚼不烂”,还有一股“腥臭味”的紫菜、能够点燃的粉丝、手感更黏的大米都是“塑料”制成的。

  真相:

  单层的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的,腥臭味也是海产品固有的味道,而嚼不烂有可能是因为紫菜太“老”了——紫菜一般在每年的白露节气开始播苗,管理到位的话,每年可以采收四五茬,其中头水(也就是第一茬)紫菜质量最好,口感最佳,最后一水的紫菜品质最差,口感更韧。

  通过泡发和火烧两种方式可以轻易分辨是真紫菜还是塑料袋。真紫菜吸水后会胀大,塑料袋则不会。真紫菜点燃后无味或有淡淡咸味,塑料袋则有刺鼻化学气味。

  为验证“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在实验室对45个紫菜样品和3个塑料薄膜样品进行了鉴别。通过结果分析显示,从外观看,紫菜和塑料袋断面微观形貌具有明显差异。紫菜的断面结构复杂,两侧分别有两层薄膜,中间夹着排列整齐的一个个紫菜细胞,而塑料袋的断面结构致密,只有剪切时留下的撕裂痕迹,没有复杂的多级结构。

  北京市食药监局近三年对紫菜进行抽检的结果显示,目前未发现样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

  而粉丝、粉条类食品的确可以燃烧,可这不意味着是塑料做的。“用燃烧的方法来辨别粉丝是不是塑料做的并不科学。”西安营养学会委员周萍说,粉丝类的食品全都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而淀粉类产品本身就是有机物,很容易燃烧,燃烧后的产物也都是一样的,所以用燃烧法不靠谱。

  至于“塑料大米”的传言,网传视频根本不是在制造“塑料大米”,而是塑料行业中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视频中所用的设备在塑料行业很常见,应该就是一台塑料造粒机。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其次,经常烧饭做菜的人都知道,淘米时大米是沉在水底的。这是因为,大米的密度是1.67克/立方厘米,大于水1克/立方厘米的密度。网传视频中,所谓“塑料大米”的原料——塑料袋一般是用聚乙烯做的,这类塑料密度都小于1克/立方厘米。也就是说,如果大是塑料做的,它将浮在水面上,很容易就被鉴别出来。

  即使通过常识去判断,塑料其实比米贵很多,完全没必要冒着犯法的风险伪造“塑料大米”。

  5. 西安女子被狗咬伤注射疫苗后仍死亡,狂犬病疫苗无用?

  流言:

  西安市龙女士6月20日被狗咬伤腿部、虽然及时注射了四针狂犬病疫苗,但20多天后仍然病发死亡。“狂犬病疫苗无用”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真相:

  狂犬病是由于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发病后几乎100%死亡,令人谈之变色。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除南极洲以外的地区均存在狂犬病,全球每年超过50000人死于狂犬病,95%以上的人类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狂犬病虽然可怕,但可防可控;及时启动暴露后处置,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注射是避免狂犬病的最有效手段。

  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对暴露后处置规范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南明确指出:对于 II 级和 III 级暴露,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对判定为 III 级暴露者,还应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专门结合狂犬病毒的中和抗体,被作为被动免疫制剂使用。通过结合伤口处残留病毒,阻止病毒侵入细胞,并和人体免疫系统一同消灭病毒,发挥快速保护作用。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对疫苗效果起到补充作用。当咬伤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必须要注射,和疫苗应用一样,要按照规定尽早使用。

  但注射狂犬疫苗后,确实依然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比如III 级暴露或头面部II 级暴露,伤口处理不彻底依然残存少量病毒,伤者又未按照规定正确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在疫苗发挥作用之前病毒已经侵入神经系统,最终导致狂犬病的发生。但这不能说明狂犬疫苗是无用的。

  6. 癌症筛查获重大突破,一滴血就能“测癌”?

  流言:

  一篇题为《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文章火遍网络,文中提到2016年10月的一则“旧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

  真相:

  早在2013年,媒体对“肿瘤标记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报道时,面对当时同样被称为“滴血测癌”的说法,罗永章就曾辟谣过:“‘滴血检测肿瘤’的说法很不准确,确切地讲,应该叫‘监测肿瘤’。癌症病人在治疗前检测一次,在治疗后再采血检测,通过比较Hsp90α含量的变化,来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可以持续地监测。”

  而当标题被误读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后,罗永章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也迅速地作出了回应:“肿标(肿瘤标记物)最大的好处是快速、方便、便宜,可能筛查出许多危险人群。一滴血可对癌症病情检测和疗效评价并没有错,并没有说百分之百的能检测出癌症(这也是我们目前努力的方向)。

  像Hsp90α这样针对肺癌和肝癌的监测标记物,面对术后的患者从监测病情和治疗效果来看可能更具参考价值。如果用于筛查,一定要有其他手段辅助,而且面对的应是高危人群而非普通大众。

  7. 寒冷刺激削弱免疫防御能力,受冻会导致关节炎?

  流言:

  长期或严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关节软骨的新陈代谢及免疫防御能力,使软骨面溃烂、破损而发生炎症,患上关节炎。

  真相:

  大多数骨关节炎都与关节达到使用寿命有关,一些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则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而攻击自身关节组织所致。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但没有因为寒冷直接导致的关节炎。关节炎患者在受凉后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让人误以为寒冷是导致关节炎的罪魁。

  几乎所有的人到40岁时,负重关节都会有一些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一些过度使用的情况,比如职业损伤、运动员等,关节会提前到达使用寿命,提早出现骨关节炎。除人之外,差不多所有脊椎动物都会发生骨关节炎,只有两种呈倒悬体位的哺乳动物不患此病,即蝙蝠和树獭。这种普遍性提示我们,与其说骨关节炎是一种疾病,不如说其是一种关节对于磨损的自然反应。

  目前已知的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异常(骨质疏松与骨硬化)、过度运动、吸烟、维生素D缺乏,以及创伤、关节形态异常、关节周围肌肉无力、反复的应力负荷等机械因素。

  受凉后腿痛确实是关节炎的表现之一,但寒冷并非是导致关节炎的直接原因。虽然不会因为受冻直接患上关节炎,但关节受冻会导致关节周围肌肉收缩、关节僵硬、血液循环和滑液分泌减少,也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这就增加了关节的负担和受伤的可能性,如果已患有关节炎还会加重相关症状,因此寒冷天气下重视保暖关节并没有错。

  8. 山东产妇中暑死亡,坐月子真的绝不能吹风吗?

  流言:

  山东临淄一位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患热射病抢救无效死亡,原因是囿于“坐月子不能见风”的传统,捂月子引起了中暑。坐月子的传统习俗还要求月子中的产妇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运动,不能刷牙……

  真相:

  坐月子,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产妇生理上的恢复,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产妇心理上的健康。在生理上,从胎盘产出到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状态,一般需要6周。这个时间段,称之为产褥期(puerperium)。产褥期的妇女,各系统都有一些特殊表现。

  产褥期女性生理上变化最大的是生殖系统。分娩以后,子宫的体积逐渐收缩、子宫的内膜不断再生;怀孕期间,子宫内膜上形成的蜕膜,变性、坏死、脱落,从阴道排出,这就是恶露。恶露必须及时清洁,否则可能会引起感染。因此,适当地洗澡,保持清洁,对产妇的身体健康更有益。

  产褥期女性的第二个变化,是循环系统的变化。循环系统的变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血液含量的变化。孕妇是“一张嘴养两个人”。既要保证自身的需求,又要给胎儿提供养分,因此,怀孕期间,身体会制造大量的血液,供应子宫。生产以后,随着子宫的缩小、复原,这些多余的血液便涌入产妇的体循环。在产后72小时内,产妇的循环血量会增加15%~25%。为了把这些多余的血液排出去,产妇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也就是常说的褥汗。如果不及时清洁,同样可能引起感染。因此,洗头,洗澡都是必要的,适当通风帮助产妇散热排汗也是必要的。

  产褥期女性循环系统的另一部分变化,是血液状态的改变。生孩子虽然是一个生理过程,但是难免伴随着创伤。在产前和产后早期,产妇的血液都会处于高凝状态,特别容易凝结;这样,当胎盘剥离出现创面时,血液在创口处迅速凝结,就会减少产后出血,从而确保产妇的安全。但是,处于高凝状态的血液也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对于产后妇女,鼓励运动、切忌久卧。适量的、循序渐进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

  9. 西瓜400天不腐烂,是因为喷了防腐剂?

  流言:

  某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家里有个放了400多天的西瓜,现场切开后内部空了,红瓤不见了,也不见腐烂。他听人说是西瓜表面喷了防腐剂造成的,并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质疑。

  真相:

  “400天不腐西瓜”的视频在朋友圈疯传之后,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转发一篇题为《不懂别瞎说!西瓜400天不腐挺正常!》的文章,援引食品安全研究人员观点进行辟谣:这个西瓜是正常的,根本不是防腐剂,也不是什么食品安全问题,西瓜的“不坏之身”只是风干现象,这个现象在丝瓜、葫芦、橙子等瓜果中都会出现。

  西瓜皮表层坚韧,但实际上是可以呼吸的,虽然表面有少量天然蜡质,但在呼吸的过程中西瓜的水分依然会流失。如果西瓜表面没有外伤,就不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的侵扰,这个西瓜应该是储存在阴凉或温度适中的地方,且通风良好,因此可以迅速脱水,当水分挥发到一定的程度,病菌就算侵入也难以存活繁殖,也就不存在腐败的问题。而文物鉴赏家展示的这个西瓜皮比较厚,切的时候不好切,说明瓜皮致密且里面的纤维比较丰富,这就让西瓜具备了一定的保持形状的能力,不会像橙子那样表面皱缩。

  另外,西瓜的品种、成熟度也很重要,比如沙瓤西瓜更容易风干,成熟度高的西瓜糖分多,水分相对更少。“而言之,这个西瓜只不过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实现了不坏之身,跟食品安全、防腐剂什么的根本没关系。

  10. “大爷隐身视频”网络热传,浙大已经研制出“量子隐身衣”?

  流言:

  连日来,一则主题为“大爷瞬间消失”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镜头前,一名衣着普通、笑容满面的老人通过一块“塑料布”实现了隐身。多家自媒体微信公号在转发这一消息时称,浙江大学成功研发国产“量子隐身衣”,可实现类似魔法功能的“隐身”。

  真相:

  不少微博、微信公号在转载视频时声称,老人手中并非“塑料布”,而是国产“量子隐身衣”,能够实现人体隐身功能,是由浙江大学研发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不过,质疑声也相伴而来。一名从事视频制作的业内人士表示,从画面效果看,这一视频应为采用抠像技术编辑而成。具体拍摄流程为,先拍摄一段无人空镜,再由老人手持蓝色或绿色布块拍摄一遍,将两次视频合成,抠掉蓝色或绿色布块即可。“视频上发光的亮点,就是抠图的定位点,这种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很常见。”

  早在3年前,曾有国外网友上传类似视频。不过,视频最后进行揭秘,所谓“隐身衣”,实际是一块绿布,通过后期合成制作而成。

  “隐身”技术专家、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云贵向媒体确认,尽管多年前即已启动对于隐身技术的研究,但网传这一所谓“研究成果”与浙大无关。浙大没有开发过国产“量子隐身衣”,更没有拍摄视频进行发布,甚至“量子隐身衣”本身也是个伪概念。其表示,隐身技术目前在理论上完全可行,但具体实践仍困难重重,尤其要实现民用,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生产网传视频中的“隐身衣”。

TAGS:排名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导读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