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 | 登陆 | 网站繁體 |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浠婂ぉ鏄�2025骞�11鏈�4鏃� 鏄熸湡竴 鐜板湪鏃堕棿鏄�11:31:45    鐟炵憺宸插嚭鐢�5718澶�2灏忔椂6鍒�45绉�  绁濇効浠栧仴搴峰揩涔愭垚闀匡紒

您的位置:长沙社区通 > 新闻 > 国内 > 快讯 > 以“金包银”饰品冒充纯金饰品典当骗钱 法院判了
以“金包银”饰品冒充纯金饰品典当骗钱 法院判了
网址:www.cssqt.com 编辑:长沙社区通 时间:2025-07-30

犯罪团伙精心设计

“金包银”饰品以假乱真

连典当行都频频中招

普通人又该如何防范


图片


诈骗团伙分工设局

骗取典当款16万余元


2024年11月底至12月初,李某某、范某某经事先共谋,招揽李某、刘某某从外地来上海使用“金包银”饰品冒充纯金饰品进行典当。其中,李某某负责提供假饰品、开车和收取钱款;范某某主要负责盯梢和望风;李某、刘某某以本人名义持“金包银”饰品向上海市多家典当行典当。经查,四人共计骗取典当款16万余元。


2024年12月4日,李某在李某某、范某某的指使下至上海市闵行区一典当行欲以上述同样方式行骗时,被该典当行工作人员当场识破并报警。李某留待现场等候,后被带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并如实供述上述事实。之后,李某某、范某某、刘某某相继被公安机关抓获。


2025年3月,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某某、范某某、李某、刘某某犯诈骗罪,向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图片

法院:构成诈骗罪

四被告人分获刑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某、范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指使李某、刘某某用“金包银”饰品冒充纯金饰品骗取典当行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且属共同犯罪。被告人李某某、范某某在共同犯罪中系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被告人李某、刘某某系从犯,依法对李某适用从轻处罚,对刘某某适用减轻处罚。被告人李某某、范某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范某某当庭供述基本犯罪事实,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具有自首情节,被告人刘某某具有坦白情节,其二人均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从宽处理。


结合各名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性质、主观罪过、犯罪数额、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到案后的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李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被告人范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被告人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被告人刘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


宣判后,被告人李某某、范某某提出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金包银”也不怕火炼

贵金属交易需谨慎甄别


所谓“金包银”饰品,即镀金银饰品,以白银为基底,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等加工方法,在表面覆盖一层黄金,其外观呈现出与纯金无异的金黄色,但其含金量远低于纯金。另外,在典当行业内,由于被典当的物品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典当行,工作人员一般不会对典当物品进行破坏性检测,常规操作是火烧加称重检测。而“金包银”饰品由于外层确实是真黄金,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包银”饰品的确能通过过火检测,重量也和纯金饰品相差无几。犯罪分子正是瞄准了当前典当检测的漏洞,并特意强调到期后会赎回,从而骗取典当行信任,实施诈骗犯罪行为。

在此,法官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典当行、黄金回收店等相关从业人员,在进行相关贵金属交易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查验贵重金属对应的发票、证书等凭据和相关人员的身份证件,必要时可借助专业仪器或者剪断等破坏性检测方式进行查验。提高防骗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千万不要被金灿灿的外表所迷惑。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警,早日挽回损失。

TAGS:快讯 | 新闻转载:长沙社区通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鐩稿叧璇勮鐢变簬鐩稿叧鍘熷洜鏆傛椂鍏抽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长沙社区通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内容。

更多>>长沙常用电话

鐐瑰嚮鍏抽棴
闂鍙嶉
42
鐐瑰嚮杩斿洖椤堕儴
寮瑰嚭绐楀彛鏍囬